化学键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4-11-17 编辑:教案中心小组 来源:网络&投稿
本文由理综学习网化学网为您整理提供:
《化学键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曾懿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共价键概念,初步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的条件;
2、学会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以及共价化合物;
3、掌握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4、初步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离子键之间的辨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化学理论构建过程,学习化学思维方法;
2、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的多种表示方法,学习化学科学研究的抽象方法和模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掌握共价键的形成;
2、用结构式表示共价键以及共价化合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熟悉的化学物质有哪些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键,哪位同学回答一下什么是离子键?在这些物质中哪些含有离子键?
以NaCl为例,请一位同学来说明离子化合物NaCl的形成过程
请说明原子之间结合时,原子必须发生的变化是什么?(原子核外电子要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副板书:离子键
一、离子键的概念
元素A原子得电子稳定结构→阴离子
元素B原子失电子稳定结构→阳离子
→静电作用结合(离子键)
这里的静电作用就是离子键,反过来看,静电作用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达到平衡的作用。
而阴阳离子是通过原子的电子得、失,形成的稳定电子结构,这些带电荷的原子(离子)通过相互间的相互作用而结合起来
[原子在结合之前必须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原子的这种变化只发生在外层电子上,而内层电子不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内层电子和原子核我们仍然用元素符号表示,如
请同学们:
(1)画出氧、氮、硫、钙、镁等元素原子结构的电子式
(2)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问题]:
问题:哪些元素的原子在相互结合时会形成离子化合物?为什么呢?
[导入课题]
原子在形成物质之前,都必须先达到稳定结构,对于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它们通过得失电子的方式就能达到稳定结构。
但是,对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它们得失电子能力差不多。
单质分子( H2、O2、),结合成分子的原子相同,得失电子能力相同,反应过程中没有电子得失。那它们的原子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稳定结构,从而结合成分子呢?
对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H2O)也不可能有电子得失,这些原子又是如何形成稳定的原子结构而形成化合物分子的呢?
首先我们以最简单的H2为例来进行分析,一个H2分子由两个H原子组成,请同学们写出H原子的电子式
什么时候H原子才达到稳定结构?
H元素非金属元素,所以它的原子更倾向于得到电子,要它们将自己的电子给另一个它们是不会高兴的,这个时候要怎样才能使它们同时拥有2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呢?
这个时候这两个H原子之间就形成了一对共用电子对
板书 H · + · H → H :H
播放H原子形成H2分子的动画
这种一对电子被两个原子所利用,就共用电子对。
这一对共用电子对围绕这两个H原子旋转,在这两个原子核的周围运动,使这两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从而形成
H2分子
这种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板书 共价键
一、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可以总结出
板书:
元素A原子 共用电子对 稳定结构
元素A原子 稳定结构
→共价键结合
请同学们分析氧气分子形成过程:
请同学们分析氢分子、氧分子中电荷的分布状况
推测出N2分子中形成了几对共用电子对,请同学写出它的形成过程
得出非极性共价键概念及形成条件。
[板书]同种元素原子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在以上的分子中,还有哪些物质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为什么?
现在分析HCl分子的形成过程:
分析键的极性:
形成极性键的条件:
[板书]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
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分析H2O分子形成过程,并比较氢氧键的极性与HCl
共用电子对的对数是由原子最外层的单电子个数决定的,当孤对电子结合完毕后不可再继续结合,这就说明了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板书
二、特点:1饱和性
离子键有没有饱和性?
附板书:
特点:1无饱和性
其次,要说明的是两个单电子在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时候沿着一定的方向,这说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板书
2 方向性
那么,离子键有没有方向性?
附板书:
2 没方向性
我们刚刚分析的都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分子,接下来我们分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分子是怎样形成的?
大家用电子式表示出下面分子的形成过程
板书
HCl 、、 H2O、CO2、、NH3、CH4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我们看到H2分子和HCl分子中都只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大家猜想一下,这两对共用电子对有没有不同?并说出理由
板书
(在黑板上画出H2分子和HCl分子电荷分布的草图)
对于H2分子,两原子核是正电核,正电荷分别位于分子两端,由于它们对电子的吸引能力相同,所以共用电子对对称处于两原子核的之前,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键。
板书:三、分类
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而像HCl这样的,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即Cl原子),这时候Cl原子还会是电中性的吗?
那么H原子呢?
这样,两个原子在成键后电荷分布不均匀,形成有极性的共价键,叫做极性键
板书:
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你能得出决定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的关键是什么吗?
猜想一个问题:要是这两原子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差别很大会出现什么情况?
由此看来,非极性键、极性键、离子键之间是个渐变过程。可以把离子键看作极性最强的极性键,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再来看,上面那些物质中,哪些含有极性键,那些又含有非极性键?
从这里,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得出什么规律?
学过了离子化合物后,我们来看什么是共价化合物?像这些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就叫做共价化合物
板书
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这里面有哪些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
表示以上分子中的电子,除了用电子式以外,我们还可以用结构式,它比电子式更加直观。
板书 四、表示方法
1、电子式
2、结构式
结构式是怎么表示的呢?例如 分子中,我们关心的只有共用电子对,其他的成对电子我们并不关心,所以,我们就将成对电子删去,共用电子对用短线来表示,H-Cl这就是结构式,请大家写出O2、 H2O、CO2、N2、NH3、CH4结构式。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请同学们自己来说说今天的学到了什么?
作业: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共价键?
2形成共价键的微粒是什么?
3形成共价键的前提是什么? 3共价键的本质是什么?
4哪些元素的原子能形成共价键?
5共价键可以分为哪两类?
6什么物质中含有共价键?
7共价键和离子键有哪些区别?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NaCl、HCl、H2、Cu、N2、O2、H2O、NaOH、CO2、Ca(OH)2 NH3、CH4……
、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NaCl、NaOH、Ca(OH)2
因为原子和Cl原子彼此要达到稳定结构,Na原子中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Cl原子中,Na原子就形成Na+,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这样他们都是稳定结构,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荷的Cl-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NaCl。
讨论
(这两个原子必定有一个的得电子能力强,另一个失电子能力强)一般来讲是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写出电子式。
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原子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化合物。
因为活泼的金属可失电子成阳离子,而活泼的非金属得电了成阴离子。阴、阳离子结合形成离子键。
学生板书 H · · H
学生分析成键原理
每个H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两个氢原子将自己的一个电子拿出来与另一个分享,就能同时使两个成键H原子周围有2个电子,这两个电子称为共用电子对。氢原子核外电子结构达稳定状态。
分析氧气分子形成过程
非极性共价键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提供单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电荷重心重合,不显极性,称非极性键。
分析HCl分子形成过程。
分析键的极性
不同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电荷重心不重合。极性共价键。
非金属元素之间能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而结合成分子。
同种元素原子结合成单质时,形成非极性共价键,而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
、CH4 、O2、H2O、CO2、N2、NH3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因此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达到稳定结构从而形成物质。
学生板书
有两个单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
学生板书
3对
原子最外层有几个单电子,就要形成几对共用电子对,这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离子对周围的相反电荷的离子都有吸引力,所以没有饱和性
离子可以看成是均匀的带电小球,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没有方向
学生板书
有,原因
没有,原因
大家表决,同意有。因为HCl分子中Cl原子的核电荷数比H原子多、原子半径比H原子小,因此它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比H原子大,这一对共用电子对就偏向于Cl原子,而H2分子中,两个H原子的原子核对共用电子的吸引能力相等,所以共用电子对没有发生偏移
不会,带部分负电荷(δ-)
带部分正电荷(δ+)
是这两个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差别,没有差别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有差别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会完全转移到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中,从而形成了阴阳离子,这个时候极性键就转化成了离子键了
O2、N2
HCl、H2O、CO2、NH3、CH4
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不偏移,为非极性键。而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为极性键。
HCl、H2O、CO2、NH3、CH4
学生板书
学生活动
通过多个递进式的问题层层深入的复习离子键,同时又引导学生得出共价键的概念。
提升原子结合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对原子间的作用形态进行抽象、理论化。认识升华。
学习用电子式表示元素的原子结构规则
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结构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和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
清楚了解离子键形成的条件,为问题的提出打下基础。
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起学生思维的转向
让学生思考讨论
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能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从而认识事物的规律,并能进行归纳总结
在辨别中深入对学习内容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从现象到本质认识事物
对物质的结构有初步认识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