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学法文章
-
高一学习方法交流:物理篇12-29
高一9班 李坤鹏自从上高中以来,物理成了我难以攻破的科目。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而且效果哈挺好哦。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数学为基础,又要有较...
-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然而,过去的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限制了课程在情感、态...
-
我与物理新课改共成长12-2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逐步发生着转变。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改不协调的行为,诸如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课堂灌输,力求把知识讲细、讲深、讲透,忽视思维...
-
新课程“活动”栏目与课堂教学的变革12-29
“活动”促使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活动”栏目的设置,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使教...
-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达成12-29
摘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不高的现象,本文提出用课堂教学目标分解的办法,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归纳总结得出“逐层深入分解法”、“解剖法”...
-
浅谈探究式物理教学中“寓教于乐”的尝试12-29
目前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建构式的科学教育更加强调的是探究问题,而不仅仅是了解问题的答案;是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记忆;是在情境中理解,而不仅...
-
新课程下校内评价方式改革之我见12-29
以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两年多。两年来,新课程基本理念中“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科学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注重...
-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12-29
多年来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一听就懂、一做就懵、一算就错,明显地缺乏阅读能力。尤其从近几年中考来看,物理试题的立意、情景设置新颖,结构独具风格。有的试...
-
多年来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一听就懂、一做就懵、一算就错,明显地缺乏阅读能力。尤其从近几年中考来看,物理试题的立意、情景设置新颖,结构独具风格。有的试...
-
浅谈多元化评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2-29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课程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越来越重要。它将直接调控教学方向、影响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生学,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
-
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12-29
摘要:在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农村中学中学生物理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虽然现在中学教师开始打破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模...
-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2-29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要在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必须明确对象,创设氛围,做足准备,并严格按一定的流程开展,最终使学生通过课堂的多次培养,达到能自我确定学习目标、...
-
利用发光二极管种植蔬菜12-29
日本一家大型化学公司开发出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种植蔬菜的新技术。试验证实:用发光二极管种出的蔬菜比露天种出的蔬菜营养更丰富,口味也更好。据介绍,发光二极管的外壳以塑料制成,长约1厘米,直...
-
电子在电路中是怎样运动的?12-29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那么电子在电路中是怎样做定向运动的呢?有的同学根据一拉开关电灯就亮,猜想一定是发电厂的电子在拉开关的瞬间,飞速地、几乎不费时间地跑到了电灯...
-
转换型干簧管12-29
转换型(Z型)干簧管构造如图10-8所示,簧片1由只导电不导磁的材料做成,簧片2、3仍用既导电又导磁的材料做成。平时靠弹性使簧片1和簧片3闭合,构成常闭触点,而簧片2和3不闭合,构成常开触点。当永磁体...
-
静电除尘12-29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那么,给人们带来许多麻烦的静电能不能变害为利,为人类服务呢?当然能。并且它还在各方面大显身手。如静电除尘、静电分离、静电植绒...
-
做脑电图要通电吗?12-29
为了诊断病人脑子的疾病,医生常给病人做脑电图。做脑电图时,是不是要给脑子通电呢?其实不用。原来脑子本身就像发电机一样,能发出电来,只是产生的电压太微弱,只有1微伏左右,很难测出。所以,做脑电...
-
锌—锰干电池的充电复活法12-29
旧的锌—锰干电池能够充电的条件是:①电池的锌皮完好,无漏液;②内部电糊未干;③没有完全放电,电压在0.7伏以上。这样的旧电池之所以能够充电复活,是因为电池中起作用的物质(如锌皮、二氧化锰和氯...
-
纸板式锌—锰干电池12-29
干电池仅外皮是干的,里面的电解媒介仍是液态,只是经过特殊处理才呈糊状。它是将糊状电解质涂敷在优质的纸张上作电池隔离层的。市场上所售高能电池多属此种。通常按干电池体积的大小分为1号...
-
使用微型电池应注意的问题12-29
使用微型电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极性因为微型电池的极性与常用的锌—锰电池的极性恰好相反,顶盖是负极,外壳和底部为正极。一般在电池的底都有“+”号。(2)严禁短路不能用金属镊子等物夹取...
-
人类对电的认识简史12-29
人类对电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化的,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那时已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
-
家庭电路知识总结12-29
●基础知识梳理一、家庭电路的组成1.供电线路家庭电路的低压供电线路有两根线,一根叫火线,一根叫零线,它们之间有220V的电压。2.电能表位置:供电线路在接其它元件之前,首先接电能表,也可以说电能...
-
成功只在一瞬间12-29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使整个科学界受到了极大地震撼。他的发现普遍引起了这种对称性思考:既然电流能够引起磁针的运动,那么能不能用磁铁使导线中产生电流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
-
磁性强弱演示仪12-29
教具名称:磁性强弱演示仪实验装置图:图1特点与用途:该教具是辅助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电磁铁”一节中的实验,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1、改变课本中用一个螺线管做实验的现象。2、进行直观的对比...
-
浅谈对惯性理解的误区12-29
“惯性”是九年级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之一,由于同学们在对“惯性”的认识上有偏差,所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时就容易出错,下面谈谈对“惯性”几个误区的理解。误区之一: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
浮力原理的发现12-29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原理的发现却源于一个看似偶然的事情。相传公元前245年,叙拉古的国王艾希罗交给金匠一块纯金,命令他...
-
多功能小瓶12-29
制作器材:青霉素药瓶一个、塑料吸管一根、水。制作方法:将塑料吸管插入药瓶,在上端4~5cm处剪开一道切口(不要剪断),并弯折成90°。可演示实验: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演示方法:将水平管切口处压扁...
-
未来的能源12-29
目前,人们广泛应用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但是地球上这些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随着人类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总有一天要面临枯竭。尽管新发展的裂变核能已成为较成熟的替代能源,但是核电站...
-
物理“自主探究”教学的原则及策略12-29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
浅析物理课堂中的探究实验教学12-29
摘要:在以接受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
-
新课程下对提高探究实验有效性的思考12-29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一个教学模式是否成功也要看它的教学有效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学生探究活动,那么如何提高物理探究活动──探究实验的...
-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初探12-29
摘要:物理教学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体会这些科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科学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学...
-
科学历史上的物理谬误12-26
由于历史条件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在物理发展史上,许多自然现象一时无法正确解释,使人们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当时得出的许多推测和判断,用现代眼光看是属于非常幼稚的认识谬误。之一:自然害怕真空:古...
-
天文学家惊爆月球八大秘闻12-26
著名的迷幻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依德曾经以专辑《月之暗面》轰动全球,而一些天文学家却公布了月亮真正的暗面——关于月球的鲜为人知的事实同样让人震惊月球从地球偷能量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多...
-
迈克耳逊和干涉实验12-26
迈克耳逊(Albert Abraham Michelson,1852.12.19-1931.5.9)是美国物理学家。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于光速的精密测量。迈克耳逊为了提高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的速度的精度,在柏林工作期间,设计了...
-
电磁铁与门铃12-26
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指南针.自那以后,人类就开始利用磁的性能为人类服务了.但是,在十七世纪以前,人们并不知道电和磁之间有什么关系,只是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人们发现电可以生...
-
纳米限域研究取得新进展12-26
分子在纳米孔道限域环境中扩散和反应显示了非常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理论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和模拟。最近,我所包信和研究员带领的“界面和纳米催化”研究组(502组)在自行研制的一套与...
-
惯性定律为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别称12-26
人类是如何认识惯性的,惯性定律为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别称,而不是伽利略或笛 卡儿所发现 的?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对这一问题作初步阐述.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 — 322 年)在他所著...
-
静力学发展简史12-26
静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规律,以及如何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平衡是物体机械运动的特殊形式,严格地说,物体相对于惯性参照系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
-
运动学的发展历史12-26
运动学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通常不考虑力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至于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则是动力学的研究课题。 用几何方法描述物体的运动必...
-
爱因斯坦谈伽利略的贡献12-26
爱因斯坦谈伽利略的贡献有一个基本问题,几千年来都因为它太复杂而含糊不清,这就是运动的问题……设想有一个静止的物体,没有任何运动。要改变这样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使它受力,如推它,提它,或由...
-
卫星之父孙家栋:见证中国航天全过程12-26
孙家栋,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原籍辽宁复县,生于辽宁盖县。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科技顾问。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
-
物理史话–法拉第的故事12-26
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 在1791年生于离英国.伦敦不远的纽因格顿一个铁匠的家中。 他有九个兄弟姊妹。由于家境贫穷,法拉弟幼年并没有受到完整的初等教育。十四岁那一年,法拉弟在一...
-
著名百岁女院士何泽慧毕业照现网络12-26
何泽慧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其丈夫钱三强为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之子、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也是赫赫有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两弹一星”元...
-
著名现代试验物理学家颜任光。12-26
一九四八年,颜任光出任私立海南大学首任校长。 上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就有“南胡北颜”之称。“南胡”指的是主持东南大学的著名物理学家胡刚复,“北颜”指的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著名现...
-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做客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在该所学术报告厅带来一场题为《物理及其他领域的探索》的精彩讲座。 盖尔曼40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约...
-
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琴·多普勒简介12-26
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多普勒·克里斯琴·约翰(Doppler, Christian Johann)1803年11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 (Salzburg)。1842年,他在文章 "On the Colored Light of Double Stars"...
-
中国第一个物理学博士李复几:被掩埋的起点12-26
李复几(1881~1947)原名李福基,字泽民,江苏吴县人,毕业于德国波恩皇家大学,中国第一个物理学博士。一部来自遥远异国的幻灯片,唤醒了一直沉睡在中国近代物理史中的李复几。这是2005年5月,“中德...
-
霍金称时光机理论上可行 警告勿回去看历史12-26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继日前承认外星人的存在后,又发表一个惊人论述:他声称带着人类飞入未来的时光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需条件包括太空中的虫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不过,霍...
-
美国物理学家:外星生物曾长时间停留在地球12-26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美国75岁物理学家斯坦顿-弗里德曼(Stanton Friedman)声称,自己确信外星生物曾到访过地球,并且外星生物在地球上停留很长时间。弗里德曼指出,外星人的存在并不奇怪,许多...
精彩看点New Top